從計劃經濟時代的一家小機械廠,到如今占地40萬平方米、員工1200多名的股份制企業;從一家地方手工水泵作坊,到如今網點覆蓋全國、產品暢銷國際市場的大企業;從單一的建筑用泵,到如今以泵類產品為中心、多元化發展的產品格局。山東雙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歷經62年的發展歷史,沿著“科技領先,靠質量求發展”之路,已成長為中國泵行業重點骨干企業。
行業內最早引進
3D打印技術
3D打印機技術更新換代、節能降耗、海水淡化高壓泵研發……近年來,雙輪集團不斷驅動科技創新的齒輪,擎起行業科技進步的大旗。
16日下午,記者走進位于張村工業園的雙輪集團生產車間,在流水線旁的工模具車間,記者見到了正在使用3D打印機制作模具的41歲技師王洪峰。
“看,這是國內最先進的3D打印機——華中科技大學研發的第七代HRPS打印機。”王洪峰介紹說,在3D打印技術之前,車間都是使用手工制作模具,不僅費時費力,而且市場反應滯后。現在3D打印技術可以電腦繪圖,模具快速成型,時間由原來的幾天縮短為幾個小時。
其實,在雙輪集團,3D打印機技術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,早在10年前,雙輪集團就在行業內最早引進第一臺3D打印機用于模具生產。
王洪峰說,作為一個老雙輪人,他見證了20年來企業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,原來生產建筑用泵直徑最大1米,現在生產的大型石化作業循環泵直徑達2米半,重14噸。
據了解,泵業是一個耗能大戶,用電量占到全國發電量的20%,為適應市場提出的新要求,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,該企業在全國率先實現能耗降低,節能效果明顯。不僅如此,企業還大力發展環保設備,用于城市污水處理。
海水淡化高壓泵
不再專屬國外
自1959年生產第一臺離心泵以來,雙輪集團的主營范圍從中開泵、化工泵到渣漿泵、潛水泵等等,涉及40多個系列1000多個品種的離心泵產品,年產3萬余臺。同時經營全自動變頻調速微機控制柜、無負壓設備、污水提升裝置等產品,年產9000余臺套,形成以泵類為主、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格局。
“一流的團隊才能造就一流的技術,人才是企業進步的寶貴財富”,企業負責人表示,企業中許多中高層領導都是技術出身。王家斌就是其中一位。
對于技術辦主任王家斌來說,帶領團隊進行科研攻關,不斷突破一項項技術難題是他的工作,也是他的愛好。如今,他正帶領著集團的科研團隊集中攻克“海水淡化高壓泵技術”。
王家斌介紹說,截至目前,海水淡化高壓泵技術仍由發達國家壟斷。預計2016年,雙輪集團的海水淡化高壓泵會投放市場,屆時,國內的海水淡化技術會漸趨成熟,不再受國外制約。
如今的雙輪集團是國家火炬高新技術企業、省級技術開發中心,是山東省特種泵工程中心依托單位,下設特種泵事業部、電泵事業部、成套事業部、鑄鋼事業部4個事業部,并成立了多家控股公司,1200余名現有員工中,工程技術人員近300人,包括核心技術團隊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3名,高級工程師10余名。
“我們一直與清華大學、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保持緊密合作關系,還與美國ITT公司、TACO公司等世界知名泵公司形成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,不斷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科研人才,推動產品開發的國際化。”王家斌表示。
如今,在國內市場,雙輪集團分布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80余個辦事處及200多家聯銷機構,形成了覆蓋全國的銷售服務網絡;國際市場,雙輪集團擁有自營進出口權,產品遠銷北美、歐洲、中東、非洲、東南亞等地區,形成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