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0日,中國海油發布消息,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項目-恩平15-1油田碳封存項目累計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億立方米,減少碳排放量相當于植樹220萬棵,標志著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、裝備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,對加速推進國家“雙碳”目標達成、實現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。

恩平15-1油田作為我國南海東部首個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,若按常規模式開發,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,不僅對海上平臺設施和海底管線造成腐蝕,還將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,與綠色發展理念相悖。
中國海油歷時四年研究,率先在該油田推動我國海上首個CCS(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)項目投用,年二氧化碳封存量達10余萬噸。今年5月,我國首個海上CCUS(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與封存)項目在該油田平臺投用,實現了海上CCUS裝備、技術和工程的全鏈條升級,通過技術手段既驅動原油增產,又實現二氧化碳封存,開創“以碳驅油、以油固碳”的海洋能源循環利用新模式。未來10年,該油田將回注二氧化碳超100萬噸,驅動原油增產達20萬噸。
中國海油積極引領海上CCUS發展潮流,推動CCUS從單點示范走向集群化發展。在廣東惠州啟動我國首個千萬噸級碳捕集與封存集群項目,將精準捕集大亞灣區各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,輸送至珠江口盆地海域進行封存,形成完整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上CCUS產業鏈。同時,充分挖掘二氧化碳在提高油氣采收率方面的巨大潛力,計劃以渤中19 - 6氣田為中心打造北方二氧化碳驅油中心、依托南海萬億方大氣區建設南方二氧化碳驅氣中心。 |